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面花(太原面塑)


又称“面人”、”“面花”、“面羊”、“礼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间手工艺品。它产生于古代的祭祀,普遍用在祭祀、节令庆典、婚丧寿诞和玩赏等方面。太原传统面塑工艺,于清道光元年间由民间艺人带入太原地区,至王博已传六代。

面塑品种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祭祀品:如春节祭祀祖先用的枣花馒头、面鱼、神虫等,元宵节的各种面灯;第二类礼品:①祝寿用的寿桃、佛手、寿字馒头、寿糕。②婚礼用的喜字馒头,缠红线的双面鱼、双石榴、龙凤呈祥。③小孩过生日的面塑玩具,如可食用面人,面塑动物,孩子满月时姥姥家送的河鲤;第三类是玩赏品。另外还有“百财”及各种瓜果动物。

王博代表性面塑作品:传统面塑齐天大圣,猪八戒,关公,钟馗,以及全国首届“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民间艺术展大型主题面塑作品“春天的思念”,虎年大型面塑作品“虎啸迎春”,兔年“瑞兔迎新”和赴法国和毛里求斯共和国表演的代表作:中国龙,关公等,多次在国内外省市展赛展演中获奖,并受到国内外友人及贵宾领导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