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刚刚羊杂割制作技艺
“郝刚刚”羊杂割是太原市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其是将羊的心、肺、肝、肠、血等洗净、煮熟后切碎,加入花椒、辣椒、盐、大蒜、葱、姜等佐料,配以精心熬制的乳白色肉汤,做成“羊杂汤”;再以粉条为辅料,经过独有且娴熟的兑汤技术,一碗香味四溢、肉嫩汤浓、营养丰富的羊杂割跃然于食客面前。
二、地理位置
“郝刚刚”羊杂割共有四家门店,其中总店位于太原市中心城区杏花岭区柳巷北口;其余三家门店分别位于迎泽区青年路和水西关街,以及小店区山西大学附近,均位于繁华商业中心。
三、历史沿革
羊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源于元朝,“杂割”这一名称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亲庄圣太后染上疾病,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名医许国桢的母亲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
“郝刚刚”羊杂割秉承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回族的做法为基础,历经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郝刚刚”独有的风味特色。
四、主要价值和影响
在“保健品”渐成养生主流的趋势下,“郝刚刚”坚持传统“食补”理念,以天然、绿色、健康为原则,杜绝任何食品添加剂(甚至制作的油酥饼都采用天然发酵,而非酵母粉),并在其汤中佐以十几味名贵药材,起到健脾补虚、益气健胃、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传统饮食文化、养生文化得以不断发扬光大,并成为太原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