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喜娘


喜娘--又叫全福人。是组建家庭的见证人,是履行婚姻礼仪全过程的婚礼执礼师,同时也称全活人。

中国是礼仪之国。喜娘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新世纪的今天,喜娘文化不仅没有被遗失而且在中国很多地区被广泛传承和发扬。在中国香港有一种婚礼执礼服务者,人称“大妗姐”。大妗姐也是为新人婚礼当天执行礼仪礼节的,据调查考证研究学习和交流发现香港的大妗姐和大陆的喜娘两者服务流程都以执礼为主,服务内容有着相同之处,区别在于各地有各地的民俗风情,在执礼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接地气的服务新人。

喜娘1.png

香港大妗这个行业在当地非常火爆,从事大妗工作的妗姐们收入也相当可观,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一场),是家家娶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角色。传承从古到今,纵观旧时中国大陆结婚办喜事的人家就会请一位儿女双全、父母双全、家庭和睦、面容美丽而慈祥、精通礼仪、礼数、知识渊博的全福人,这个角色就是喜娘!

喜娘不是媒婆,喜娘这个角色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中国海峡两岸各个地区,不论是大妗还是喜娘,他们都工作在婚礼行业的岗位上,业务好的,档期自然排的也就比较满一些。在香港,每到娶亲吉日,“大妗姐”供不应求,后有大陆女性赴香港拜师学艺从事这个行业,香港摩登大妗欧慧芳女士在大陆就有拜师学艺的弟子。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礼节也深受西方人士的青睐,所以,许多外国人结婚时也要穿中国礼服,体验中国式婚礼,可见,外国人是相当认可我们中国的礼仪礼节的!中国的许多明星结婚时都会请一位执礼师做当天的执礼者。在2015年黄晓明的婚礼上我们就看到了欧慧芳老师执礼的身影,同时从事这个执礼的还有京城的喜娘刘健老师。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礼仪、礼节文化的不断传播,中国婚庆市场掀起了中式婚礼的热潮,那么在中式婚礼的传承中,喜娘无论从接亲还是典礼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中式婚礼的一大亮点,接亲有三书六礼。三书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它蕴含着中国民族特色、彰显了华夏礼仪之邦!

庄重大气的汉式婚典中有祈福上香之环节,新婿、新妇即席之后,喜娘着汉服行汉礼、为新人祈福,是汉式婚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明清婚礼中也有喜娘上香的重要环节,每到此处来宾们热情澎湃,纷纷站起观看并拿起手机拍照。婚典礼成后更有热情的来宾找喜娘拍照留念,足以看出喜娘是深受大家的喜爱,是值得保护和传承的!在为新人婚礼增光添彩的同时,既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礼仪、礼节,也响应了党和国家的号召。习大大在文艺座谈会上说:“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民族艺术文化,发扬和改革创新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艺术文化,创中国的世界艺术文化品牌!”我觉得作为中国的婚礼人,不论是大妗文化还是喜娘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应该去传承的一种古典文化。

喜娘2.png

据调查,近几年喜娘文化已逐步传播到全国各地,现已有喜娘协会、喜娘会所、喜娘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市区喜娘已经规范,须持证上岗,服务新人。喜娘身着中国传统特色服饰,从当日早晨就来到新人家中,进行一系列传统礼仪的执礼,其中包括艺术接亲、酒店典礼服务。在福州市,喜娘市场已经很规范,所以挖掘我们山西喜娘文化迫在眉睫,保护和传承喜娘文化更是重中之重。

一位优秀的喜娘工作者,不仅要懂得中国传统礼仪、礼节,更要会妙语连珠、满堂生辉、能说会道、接地气、察言观色,正所谓,增福、增喜、增福贵。添光、添彩、添吉祥!对于婚礼行业而言,喜娘文化不仅能让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传遍大江南北!更能让爱好喜娘文化的后来者共同从事这个行业,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仪礼节,从我们有着2500年的历史名城太原城传播出去,发扬光大,共筑中国梦!

喜娘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