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氏行義拳
族谱二次修谱中自序原文有“虽自有隐德游武(族谱原文上戈下止)庠膺武薦者亦代不乏人而以文途登仕版者则未之前聞”意思是“凭道德武艺受推荐教武术者,代不乏人。但以文途登仕宦的却未听说”。
靳氏族人,汉有武侯继世(肃歙——严强——共解——康胡——江邹石)始,后裔子孙将相比出,文武迭兴,形成西河郡望;元有靳用“靳家衙”的建立,见证了靳氏文化底蕴;元末明初为保族人自愿请命的靳颉,彰显靳氏族人忠義之魂,武学造诣。
历代靳氏武将驰骋疆场于敌实战,经过千百年的实战经验创立了克敌制胜一招毙命的靳氏拳术。靳氏拳术中基本拳法劈、崩、钻、炮、横、相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华民族是礼義之帮,讲究先礼后兵,因此又称“行義拳”。
靳氏行義拳是历代族人在实战中总结出的精华,是我靳氏族人之瑰宝。
靳氏行義拳,目前分布主要在山西省吕梁地区交城县阳渠村、太原市、河北省。
长期系统地练习行義拳可以改善各中枢神经之间的协调性。
五行拳中,劈拳除技击有巨大威力外,还有健身祛病的功效,尤其对人的肺部健康大有益处。久练钻拳能去僵拙为灵巧,使人体运动更加协调灵敏。练炮拳能增强心脏功能,从拳理上说可以促使血脉灌至上焦,气沉丹田足可以充实下部,所以练炮拳有生髓生血、益智益神的功效。
长期坚持练习行義拳能够舒筋活血、祛风除寒,增强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增强骨骼的抗拉、抗压、抗扭和抗折的能力,预防颈、肩、腰、腿痛和关节淤血等疾病,提高运动系统的整体机能。
在习练行義拳的过程中,使我们内脏得到养护,外部五官(鼻、目、耳、舌、人中)得益修护,从而达到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
靳氏行義拳,单人练习不受场地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习练。自古有少练基本功、老练三齐式的说法。
综合以上特点,靳氏行義拳适合任何年龄、任何性别的人习练,即有病祛病,无病则强身健体、自卫防身。
精神价值:习武精神价值主要表现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尚武强种、民族栋梁,忠君爱国、奋勇杀敌等方面;而在稳定时期,更多地体现为展筋强骨、健体养生,身心和谐、天人合一,赏心悦目、文化符号等方面。
艺术审美价值:作为一个体育项目,通过各种媒体展现着它的艺术价值,腿法美、力度美、神态美以及超强的破坏力,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简单、实用、美观的运动形式。它的艺术性的目的并非单纯自私与只升华了自己一边的灵魂和意识,而是帮助人们发现、认识、提高自我,应和着协调、美好、客观的自然世界,进而使自己的技击水平、道德思想、人生感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心理学价值:在习武的训练中,伴随着许多成功与失败。在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对人的知、情、意、行等心理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人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价值。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国之根本,拥有强健体魄,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练好武功,报效祖国,从娃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