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端午节习俗

发布时间:Jun 15, 2021 | 作者:


      一、驱邪避毒

      五月初五,“阴阳争,死生分”,驱邪避毒一定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首先可以采用的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沐浴。沐浴所用的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以用作香料,中医上用菖蒲作健胃之药,外敷还可以治疗牙疼、牙龈出血;艾草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用艾草入药,可以消炎祛痰,艾草晒干后点燃还可驱蚊蝇。用菖蒲和艾草泡水沐浴后,身体洁净,可以使毒物蚊虫远离自己。

      菖蒲和艾草不仅能泡水洗脸、洗澡来驱邪避毒,还可以入酒,做成菖蒲酒和艾叶酒。端午时,饮用菖蒲酒和艾叶酒,以此解毒、避瘟,还可以把酒撒在墙脚,驱赶毒物。端午所饮的酒还有雄黄酒,雄黄也有像菖蒲和艾草一样的功效,可以驱邪避毒。大家一定都记得《白蛇传》里,端午时,白娘子为了许仙不得不喝下雄黄酒,痛苦难当,现出原形。白娘子是蛇,也是五毒之一,雄黄正是可以克制蛇的东西。

      不仅如此,人们还会在端午这一天把菖蒲和艾草挂在门上,让毒物不敢入家门。也有人把它们编成老虎的样子,悬挂门上,或者戴在身上。我们前面说过,老虎在身,百鬼莫侵。它的形象出现在端午这样一个邪毒之日,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清代画家徐扬所画的《端阳故事图》中的《悬艾人》。荆楚风俗,将艾草系成人形,悬挂于门户上,以避毒气。

      端午节女子们也会做香囊,里面放上菖蒲和艾叶,既可以用来辟邪驱蚊,也可以送给钟情的男子表达爱意。还有缠五彩线辟邪的说法,苏轼就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诗句,即使是辟邪,由美丽的女子做来,也是韵味十足,令人只觉怡然美好。

      除了利用邪毒的克星菖蒲、艾草和雄黄这样的物品,古人还采用以毒攻毒之法,在这一天悬挂五毒图和钟馗图。五毒是最毒的动物,而钟馗本身就是鬼。


五毒图

      说到以毒攻毒,这一天不仅挂上有蟾蜍的五毒图,在江浙一带的水乡还流行端午节捉蛤蟆的习俗。人们认为蛤蟆的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蛤蟆本就有剧毒,乡民相信在五月初五这天,蛤蟆的毒性最大,所以功效也最大。抓蛤蟆除了为了吃肉,多数是为了获得一种叫“蟾酥墨”的东西,就是把墨塞到蛤蟆嘴里,然后把蛤蟆挂起来风干,风干以后就可以作为中药使用。其可以用来治疗无名肿毒,身体有地方肿了烂了,就可以使用“蟾酥墨”。

      二、吃粽子、赛龙舟

      上文那些驱邪避毒的仪式,让人们在端午总能感到一点毒日的惶惶然,但是端午依然会有喜庆的色彩,这多亏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粽子,在最早的时候叫作角黍。早在春秋时期,就用菰叶包黍米,做成牛角形,称作角黍。菰,也是一种生活在浅水里的草本植物,最早人们就是采它的叶子包粽子。那时候人们也会把黍米放在竹筒里,烤熟后食用,叫作筒粽。到了东汉,已经出现了裹馅儿的粽子。南方的粽子里面常放馅儿,当时最有名的是猪肉粽。到了宋代,果品开始进入粽子,苏东坡就有诗句“时于粽里见杨梅”。


清代画家徐扬所画的《端阳故事图》中的《裹角黍》。角黍即粽子,裹角黍即包粽子。

      现在,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有很多人家依然自己亲手包粽子。浸糯米,洗粽叶,裹粽子,从五月初一就开始,让端午的气氛弥漫开来。北方主要是甜粽子,里面包蜜枣或者豆沙,粽子比较小巧;南方主要是咸粽子,里面包咸肉、火腿或者蛋黄,粽子一般也比较大。

      粽子已经和汤圆、月饼一起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佳节美食。

      赛龙舟更是把端午热闹欢乐的气氛带到高处,龙舟竞赛现场,往往是人山人海。沈从文先生在他的著名小说《边城》里就详细地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从请龙舟开始:

      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后,各人上了船,燃着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支箭似的,很迅速地向下游长潭射去。

      到了龙舟比赛的时候,整个现场:

      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

      龙舟比赛现场不仅有观看者的呐喊声、划舟人的吆喝声,更有惊天动地的擂鼓声。湘西赛龙舟,一个龙舟坐十二到十八个桨手,每个桨手都持一支短桨,另外船上有一个鼓手、一个锣手,还要有一个坐在船头指挥船只进退方向的带头人,划桨的人根据锣鼓声的节奏一起用力。

      三、榴月斗草

      五月正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所以五月又被称为榴月。欧阳修写端午的词就有“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端午节人们要去郊外采药,寻找菖蒲和艾草,采药之余,也会在草地斗草。《荆楚岁时记》中有“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为戏”。其他书籍也记载有五月五“斗百草,缠五丝”的说法。

      斗草分为武斗和文斗,武斗就是寻找韧性强的草,两个草交叉成十字,互相拉扯,把对方扯断就赢了。文斗则是寻找尽可能多的草,谁找到的草多谁就赢。这是一种简单的斗法,更受人喜欢的是既要寻找尽可能多的草,也要说出草名,互相对仗,如鸡冠花对狗尾草。

      《红楼梦》里女孩们斗草,就有观音柳对罗汉松,后来豆官一句“我有姐妹花”,把大家都难住了,香菱愣是拿着一个草对出了“我有夫妻蕙”。

(本文摘自《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节日与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节日与习俗》,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